第46章 辕门之选-《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风逸仰天长笑,发笑时潜运内力,万余人众都听的清楚。

    耶律齐对耶律燕摇了摇头,生怕妹子再开口,被他以音相合,震伤了。

    耶律燕也不敢再说话。

    风逸笑声一敛,正色道:“蒙古人侵我国土,杀我百姓,身为汉人一份子,人人都有守土保家之责。你父亲看似是为汉人做了些好事,可何尝不是帮蒙古收揽人心为己用?”

    他环顾四周,说道:“倘若按照蒙古人的想法,将我中原之地都变成牧场,不给我汉人晋升渠道,那么这些新从军的兵士与家人没了希望,他们是会为蒙古人卖命,还是会奋起反抗?

    现在这些人之所以签军,就是因为耶律楚材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蒙古人一样,可以在军中博一个功名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。

    而这要拿他们以及南方汉人的血来换不说,日后要是得了我汉家江山,这些北方汉人看似比南方汉人能高级一些。

    可他们在蒙古人眼里,仍旧是奴隶一样。

    蒙古现在的法令,难道不是蒙古人最高级?就是这些兵士中的百夫长、千夫长、万夫长可有汉人?不都是蒙古人与色目人?

    耶律楚材看似是为汉人说话,实际上是先给了汉人利益,再让这些所谓的既得利益者,去拼命。

    而蒙古人做为掌权者,就是等着摘果子,此等愚弄我汉人的手段,何其毒辣!

    我骂耶律楚材就是铁木真、窝阔台他们养的一条好狗,还说错了吗?”

    他鼓足内力而出,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耶律楚材脸色泛青,嘿然道:“好啊!老朽阅人无数,头一遭遇上如此年少有为、口齿伶俐的后生!

    但是宋朝国祚运移,国事崩摧,百姓投奔我军,是因我蒙古政通人和,秉承仁义之道,深得人心。

    而江南风景如画,文人墨客,风采非凡,可是宋朝南渡以来,君怯臣弱,竟然凭恃长江之险,生活华奢,颇见淫糜,

    如今的江南之地徒具秀雅,岂能挡蒙古兵锋?

    老朽也深知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兵灾大起,固然不对,然而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少让生民受苦,莫非这也是罪过?”

    他说话力持平静,悲愤之意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。

    风逸不过一介草莽匹夫,哪懂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,但他却是我行我素,冷笑道:“耶律丞相心有大爱也好,是我风逸浅薄也罢,但不可否认的是,你对蒙古的确功德无量。

    然而我却知道,一则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纵然功勋盖世,也不会得到主家真心以待,迟早都会被清算,落得一个完蛋大吉。

    你耶律楚材就快了!

    二不会流芳百世,像岳飞这种人物,就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,他也是做人的典范,也会不绝生民祭祀,而你耶律楚材却不会。

    因为你纵然帮着蒙古人灭国无数,却改变不了你是契丹人的事实。

    而且自古忠烈之士,纵然经受失败,也无不名垂青史,受人尊崇!

    那些投降失节者,活着时高官厚禄怎样,后世却无不受尽唾骂,遗臭万年!

    这就是人最起码的价值观,你想让我高看你一眼,不骂你。

    除非你有本事让蒙古退回大漠,不再侵宋,若是没有,你的狗屁大爱论就给我收起来吧!”这番话掷地有声,万余人都听的清楚,那些汉人百姓,别的不懂,却出了蒙古人以后会清算压迫汉人的意思。

    耶律楚材摇了摇头,颇有些心灰意冷,悠悠一叹道:“真是后生可畏啊,

    我儿死在你手,也是不枉。我的确老了,不中用了,天下都是年轻人的啦,四大王,我是无颜再留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拨马出营,耶律兄妹与一众护卫紧跟而去,耶律燕路过风逸身边时,冷哼了一声。

    风逸与忽必烈一样,也不回应。

    忽必烈说道:“风大侠,你刚才的说法,我也深有同感,我蒙古的确杀伐过重,惹得一些仁人志士不满,昔日全真教长春真人就曾劝过成吉思汗。

    所以小王认为,自古以来,攻取江南之人,唯宋太祖的大将曹彬做得最好。”

    风逸一愣,心想:“曹彬是谁?”

    他虽非不学无术之徒,但对于宋朝本就不感冒,赵匡胤这种皇帝,与其他皇帝比,他都看不起,所以对其麾下的将领又怎能知晓。

    宋几百年的名将,也就知道寥寥几人。

    忽必烈轻笑道:“曹彬昔日平服江南时,很少杀人,所以我对其衷心佩服。”

    风逸眼珠转得几转,笑道:“王爷志存高远,果然是真龙天子派头,气像就是不凡。

    在我眼里,赵匡胤不过一个背叛兄弟,欺负孤儿寡母的小人罢了,远不如你,但不知你的曹彬又在哪里?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众人当即一惊,他竟然敢骂宋朝开国皇帝,这是宋人吗?

    忽必烈心中亦喜亦惊,很是从容说道:“风大侠高看我了,小王一无心,二无胆,三无本事,岂能与宋太祖相比?

    小王生平所愿,不过是想能够效仿曹彬,不杀人而夺取江南,让天下再无纷争,百姓都能安居乐业,汉蒙能够成为一家人罢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这话,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,看似不是虚言。

    风逸却是知道,他是在隐藏野心罢了。

    忽必烈又道:“风大侠,赵宋无道,君昏民困,奸佞当朝,忠良含冤,这些话都对不对?”

    风逸笑道:“对!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众人又是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忽必烈眼中神采飞扬,又道:“良禽择木而栖,英才择主而侍,这话对不对?”

    风逸道:“也算对!”

    忽必烈微微一笑,朗声道:“最聪明的人,决不用人说太多道理!

    你的这身武功让我畏惧,又让世人妒忌,

    然而南朝子民陷于疾苦之中,绝非你一人之力所能改,更非腐朽无能的宋廷所能变。

    我蒙古发兵伐宋,乃是顺应天意,所以势必众望所归,应者如云。
    第(2/3)页